“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农”工作制定了路线图,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具体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词是城乡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生态和体制机制创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3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手段。农村聚集了我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本次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就是在呼应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期盼,即“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目标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顺应十九大制定的阶段性目标,本次会议也提出了乡村振兴的“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就是要攻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三农”这一最大短板;“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就是要拿下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三农”这一重中之重;“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就是要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三农”这一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是首要任务。本次会议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制定了7条具体路径,“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被摆在首位。确实,“由于欠账过多、基础薄弱,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破题的关键就是要理顺城市与农村以及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断然不能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预计未来数年技术下乡和消费下乡将成为大趋势,三四线城市乃至五六线城市有望成为 “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的主战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主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本次会议提出的“走质量兴农之路”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实乃必选,具体路径就是围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包括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需要注意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绿色发展是最大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显然,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重蹈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覆辙。由此可看到本次会议多次提及“绿色”字眼,包括坚持绿色生态导向、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兴农等。鉴于今后3年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味着乡村振兴必须环保先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性供给是坚强保障。过去几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十九大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安排做出了总体部署,本次会议则具体细化了相关任务,包括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等。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