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循环往复。每年的春种秋收,看似一样,实际上孕育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体现最为直观的,莫过于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不论是驰骋田间的现代机械,还是不断革新的种植技术,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将新疆农业一次次推向进步。
10月25日,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总工程师裴新民说,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智能6行采棉机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
今年9月,这台净重,24吨的采棉机正式下线。与传统5行采棉机相比,该采棉机同步升级了发动机、操作系统等,并增加了智能操作系统提升自动化水平。
裴新民说,新疆作为棉花种植大区,目前在册的3000多台采棉机绝大部分是国外品牌产品,国产采棉机少、自主技术优势也不明显。此次在新疆下线的该采棉机,对我区打破国外采棉机的垄断具有进步意义。
有关棉花的消息不止于此。今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组织实施的无膜棉种植技术日渐成熟,无膜棉种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望为新疆棉花摆脱“白色污染”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多年来,棉花种植地膜覆盖技术为新疆棉花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地膜投入量不断增加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随之而来,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还对生态环境、棉花品质造成了影响。
2017年以来,无膜棉种植技术的科研团队在沙雅县试种新品种“中棉 619”无膜棉获得成功。据了解,该品种具有特早熟、耐盐碱、耐低温等优点,在无膜覆盖条件下也能够快速出苗,其出苗率和成苗率与覆膜条件下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无明显差异。
在现代科技支撑下,农业生产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水稻长在水田里,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可是在石河子市,六七百亩地的水稻竟然和其他作物一样,在旱地里长得郁郁葱葱。
实际上,旱地里生长的水稻并非没有水,而是采用了新型的滴灌技术。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膜下滴灌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淹灌模式,将滴灌技术、机械播种、随水施肥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水稻实现了节水高效生产。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农研所主任农艺师陈伊锋介绍,今年,这一技术下的水稻种植面积在东北地区增加了五六万亩。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可节水60%以上。同时,膜下滴灌水稻栽培全程使用机器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而且在这种技术下,稻田里没有水层流动,也就阻隔了病虫的滋生和传播。
水是农业的命根子,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下,农田灌溉不但日渐节水,而且越来越智能化了,这让农田灌溉变得轻而易举。
记者了解到,这是奇台县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一个缩影。借助现代农业科技,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种地这件以前十分辛苦的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马建荣说,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提高新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要利用喷灌、滴灌、套种、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推进新疆智慧农业发展加快步伐,做好智慧农业的试点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传统农业提供强大动力。